酒(Alcoholism)和认同感

2024-11-12

前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篇博文? 我站在比较清醒的角度完整看到了朋友从清醒到做出不合乎常理举动的这一过程, 酒精能催化一起喝酒的人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十分有意思.

一言蔽之, 我不是一个能从喝酒体会到乐趣的人, 但是我会从调酒这一手艺中感到快乐, 写本文前也不能体会到乐趣, 但是体会到了看大家出糗的乐趣.

赛博朋克2077-来生酒吧-大卫·马丁内斯
赛博朋克2077-来生酒吧-大卫·马丁内斯

上月的Reading week旅行期间, 我第一次和同龄人在没有酒桌文化的情况下喝酒, 那一次没有喝多少. 这个月的早些时间我们一起去看了万能青年旅店, 因为比较晚, 我就住在了朋友家. 朋友在来之前在国内由于工作原因, 对这方面有很多研究, 还能调出来带有渐变的酒(很简单, 一看就会), 我们三人就一边打扑克一边喝酒. 酒后, 他们就会做出不合常理的举动.

为什么是催化?

标题处的括号内英文Alcoholism的意思是酗酒, 我主观认为还没有到这样的地步. 饮酒让血液酒精浓度 (BAC) 达到0.03-0.12%的时候,通常会让整体情绪改善,以及可能产生欣快的感觉、自信和社交能力增加、焦虑减少、脸红反应、和判断力及肌肉精细协调力受到妨碍.

我在前言中之所以使用催化一词, 是因为结果并不一定是积极的.

一段时间前我和汪哥(汪哥终于搭了自己的博客, 开始输出)说过关于我不喜欢交际, 不喜欢谈论自己观点的原因, 我会认为我是一个很贫瘠的人, 我的语言, 思想是直来直去, 经不起推敲的. 放在和大家喝酒也是一样, 我会认为我在喝醉后自己的思想没有办法得到控制, 维特根斯坦说过: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回到催化, 酒精会抑制大脑中控制自我约束的区域,使人更加容易表达内心, 大家的想法会变得自然, 你会更快的看到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速度远远超过用MBTI那16种人格来对另一个人产生认知要更全面, 更快速. 因此, 当一个人自然表现的种种和你对ta的认知相差甚远, 或者你对ta的自然表现有所顾虑, 催化的结果自然就是消极的.

催化的积极结果

酒后的谈话往往比平日更自然,大家也更愿意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 因此会产生集体认同感. 汪哥认为认同感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向反馈,并且是个体抵抗孤独、寻求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个体认同感往往源于对共性的寻找和亲密关系的深度. 而群体认同感则建立在个人在群体中的定位和价值感之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人们往往通过交流和相互支持来增强认同感,而这建立在信任和对方反馈的基础上. 关于集体认同感, 我认为群体的反馈是认同感的关键, 假如我和合得来的人一起做事, 并且能得到正向的反馈, 这对于个人也是具有高度满足感的.

Random Read